蚕蜂信息

联系方式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0873-3860100

工作邮箱

cfs@yaas.org.cn

或给我们留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蚕蜂信息
蚕蜂文化

西南联大教授与蚕业新村公司

来源:所党政办公室 时间:2024-03-12 作者:秦毅恒 阅读次数:2

谨以此文纪念西南联大在云南建校八十五周年!

——题记

2023年10月30日,原云南蚕业新村公司创始人、云南蚕业新村公司总经理、中国蚕丝公司总经理葛敬中(字运成)的外孙女周思萌及丈夫周广业(清华大学教授),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寻访原云南蚕业新村公司旧址、历史及他们的外公葛敬中的事迹。他们的到访,还揭开了一段被岁月尘封了80多年的西南联大教授们与草坝的情缘史。

1.jpg

笔者(左一)向周思萌(左二)周广业(左三)介绍原蚕业新村公司历史(照片由潘芍彤提供)

据周思萌介绍:“原草坝蚕业新村公司的创始人葛敬中与担任云南建设厅蚕桑改进所副所长兼长坡生产农场场长的常宗会那可是连襟关系,即葛敬中的夫人胡咏絮(镇江女子蚕桑学校毕业)与常宗会的夫人胡蕴华是亲姊妹。”

1925年,常宗会获法国南锡大学博士之后,回国执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从事蚕桑、畜牧、烟草等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京沦陷前夕,全国尚存有十四五万张蚕种。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及延续传统产业,常宗会千方百计安排船只,终于将蚕种全部安全运抵重庆,分发给四川的各个蚕场。当时,四川全省共有蚕场10个,其中9个场的场长可都是常宗会的学生,所以他对西南大后方(四川)的蚕桑生产,那可是非常的信任、重视和寄予厚望的。

机缘巧合的是,当葛敬中在云南蒙自草坝创建蚕业新村公司的时候,为了解决草坝及云南各地对桑苗的需求,常宗会所在的云南建设厅蚕桑改进所也在草坝设立了桑树苗圃基地培育桑苗,并在昆明的干沟圩创办起了缫丝厂。蚕业新村公司创办之初生产的蚕茧因日军占领越南,采购的缫丝设备无法经香港、越南运抵草坝,只好把蚕茧运到昆明的缫丝厂,让其代为加工。

这样一来,无论是从亲情上还是从蚕桑业务上,葛敬中和常宗会两家的来往在异地他乡也就更多更频繁了。

说来话长,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还亲自为常宗会、胡蕴华主持过婚礼呢。这是蔡元培先生为他俩主持婚礼时的证婚词:“本是苔岑结契之交,绵百世之宗。长承诗礼,传家之训,鲲鹏鼓翼,万里扶摇,琴瑟调弦,双声都荔,翰花陌上携手登缓缓之车,开径堂前齐眉举卿卿之案,执柯既重以永言,合卺乃成夫嘉礼,结红丝为字,鸳牒成行,申白首之盟,虫飞同梦盈门,百内则之光片石,三生前共证云尔。”

2.jpg

常宗会(右4)与胡蕴华(右6)结婚照,右五为蔡元培 

周思萌介绍到这里,他的丈夫周广业教授接过话题,继续介绍道:“常宗会还是我的父亲周先庚的大哥周先孚的全椒中学同学,有了这层关系,因此我的父亲周先庚在西南联大时期多次与常宗会联系后,组织了多批次的联大教授,到蒙自草坝的开蒙垦殖局、蚕业新村公司、蚕桑改进所草坝苗圃基地、中央农业研究所草坝试验站、移民新村等,进行参观、考察、调研和体验生活。我的父亲周先庚与母亲郑芳,是于1933年1月10日在清华大学结婚的。他俩是由周先庚的清华同班同学周培源介绍相识的。证婚人是校长梅贻琦,介绍人是吴有训与杨武之,主婚人是郑芳之叔郑桐荪(著名数学家)和周先庚的大哥周先孚。”

3.jpg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郑芳(1910年-1961年),中国现代心理学家周先庚夫人,出生于江苏吴江盛泽郑氏家族,其父郑咏春、其叔郑桐荪都是成就卓著的数学家;其姑郑佩宜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的夫人;其弟弟郑重是中国现代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教育家。郑芳1930年就读燕京大学文学院外文系,1933年与周先庚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郑芳曾任昆明中央日报《妇女文艺》等栏目的主编,笔名芳郁。新中国成立后,她曾任清华附中俄文教员(由英文自学俄文),应马启伟之邀为北京体育学院筹建了英语教研室、编写教材并担任教研室主任。她留下的书籍有《郑芳文集》等。

4.jpg

1945年夏,周广业(前排中)与父母周先庚、郑芳及兄妹在昆明昆华师范学校胜因寺的合影 

笔者还详细的研究了周广业教授提供的珍贵资料,从中可以看出:西南联大的教授中,联大教务长潘光旦等跟蚕业新村公司总经理葛敬中来往颇多,就连清华大学校长、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主席梅贻琦也跟葛敬中交往很深。

梅贻琦在1943年2月26日的日记中记道:“中午一点余由校回家,匆匆午饭毕,葛君已以汽车来接,与郁文同往小住。三点余到乾沟尾运成住所。房舍为新式小洋房,颇舒适,惟地点太低,虽近水边,不能多赏湖山胜景耳。入门即被拉看竹,盖光旦夫妇已于前日来此室中消遣,惟籍此趣耳。晚徐······(原缺)。君备馔甚丰。晤周君梅夫妇、常宗会夫妇(常与葛为连襟),周近为印度政府所邀,往办一新丝厂······”【注:日记中的“葛君”即葛敬中;“运成”是葛敬中的字;“光旦”即潘光旦;郁文为梅贻琦夫人;“看竹”即打麻将,梅贻琦多用“手谈”、“看竹”或“竹战”等来代指打麻将。】

梅贻琦在1943年2月27日的日记中记道:“早七点余起,因有驾汽船游湖之议,惜天阴有风,为之畴躇。早点后约十时上船,葛君兴致特好,预备食饮亦甚精美,惜驶出草海风波较大,小船摇簸特甚,卒于龙王堂登岸,至周家稍息后,步行至倒石头处游视一周,然后上船午餐,三点顺风开回,未及五点已返沟尾。晚饭为葛家设宴,更好,余所带去之绍酒颇为众人欢迎,惜无善饮者共尽数杯耳。饭后继竹战,一点余始睡。”【注:“葛君”即葛敬中;“周家”指周培源家;“竹战”即打麻将。】

梅贻琦在1944年5月24日的日记中记道:“中午清华校务会议。下午四时与郁文及光旦夫妇同往乾沟尾葛家小住,运成夫妇盛意至可感也。”

从梅贻琦的日记中,可以看出葛敬中与梅贻琦、潘光旦、周培源等联大著名教授,可谓是既非常的熟悉又往来颇多。常宗会与联大的教授们,也很熟悉和常有交往。

笔者又查阅了大量的史料,认为西南联大的教授之所以多批次到草坝来参观、考察、调研和体验生活,除了周广业教授介绍的情况及提供的史料外,还因为当时草坝开蒙垦殖局的局长杨文波、草坝蚕业新村公司的总经理葛敬中可都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学子,联大的好多教授有的曾是他俩的老师,有的曾是他俩的师兄,有的曾是他俩的同乡,有的则是葛敬中、常宗会、徐嘉锐(草坝开蒙垦殖局副局长)留学法国时的好友和校友。有了这些关系,再说联大曾在蒙自设过分校,潘光旦等教授也曾在过蒙自分校,加之交通便利,从昆明坐滇越铁路上的火车就能直达草坝,所以才有了多批次的联大教授前来草坝的开蒙垦殖局、蚕业新村公司、蚕桑改进所草坝苗圃基地、中央农业研究所草坝试验站、移民新村等进行参观、考察、调研和体验生活。

周思萌站在原蚕业新村公司办公区欧式建筑的“八角房”房前,激动的介绍道:“1942年4月26日,我的父母——也就是葛敬中的女婿女儿周念先和葛守善,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婚礼。真想不到的是,我今天终于站在这里了!当时,为我的父母主婚的人,可是西南联大的教务长、西南联大社会学系主任、清华四大哲人之一(另三位是叶企孙、陈寅恪、梅贻琦)、优生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及教育家的潘光旦先生!他和夫人跟我的外公外婆非但熟悉,而且交往颇深。跟潘光旦一起到草坝来的,还有好多西南联大的我们家族的亲友、至交,以及母亲的西南联大的同仁们。

婚礼结束后,潘老还应邀拄拐杖独脚站在台子上,给昆明、蚕业新村公司、开蒙垦殖局、蚕桑改进所、滇越铁路及地方政府等的来宾,讲了七个小时的优生学。

我的母亲葛守善,当时是西南联大的英文教师;我的父亲周念先,曾留学法国,当时是滇越铁路上的工程师。外公葛敬中是先认识父亲周念先的,后来才托人介绍他和母亲葛守善认识的。这是我保存的父母当时在草坝的结婚照:

5.jpg

葛守善与周念先的结婚照

外公一家与潘光旦家的关系是这样的,潘光旦的夫人赵瑞云与葛敬中的夫人即我的外婆胡咏絮都是镇江女子蚕桑学校的同学,而镇江女子蚕桑学校又是我的外公葛敬中与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总技师何尚平(后任草坝蚕业新村公司总技师)等创办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关系,所以外公葛敬中家与潘光旦两家很早之前就非常的熟悉和往来颇多了。

值得一提及传为美谈的是,外公外婆在我的父母举行婚礼之前,曾把距昆明城有七八公里的、在省城西郊大河埂(龙院村东1千米)他们盖的洋房,即现在的大河埂133号的视野最好的一间让给了当时为躲避日机空袭、租用乡下农家破房而住在附近的潘光旦作书房。从洋楼房间向前可望见铁峰坳,向后可看见螺蛳峰,所以潘光旦高兴的将书房命名为‘铁螺山房’,还特意写了一篇《铁螺山房记》以记其事和答谢外公呢。文中的‘运成兄’,就是我的外公葛敬中,外公字‘运成’。抗战时期,潘光旦在那里创作的诗集也因之题为《铁螺山房诗草》。”

以下为笔者查到的潘光旦于民国卅年六月十四日(即1941年6月14日)创作的《铁螺山房记》节选:

“······逮战事益亟,空袭渐多,复移居西北郊龙院村之大河埂,前有山曰铁峰坳,相去可四五里,后有螺蛳峰,则近在眉睫,石脉自下而上,作层圈状,亦作螺旋状,客远道走访,或不识路,以此为标的,必无误;又其后之三华峰,则霞客翁之游屐所尝践履者也。僦居之顷,余即欲易斋名曰‘铁螺山房’,然而未遑也。既而运成兄数因避空袭挈眷来游,乐其地之清旷,构屋三楹,以其一邀余分享,谓可权作书斋之用,余奋然起曰,铁螺之名,由此可成定局矣!鳞介中西方有名“隐士蟹”者,初与常蟹不异,及长,必觅一螺壳为寄居之所,既尔其尾部亦拳曲如螺,从此因缘固结,久假不归。清人采蘅子《虫鸣漫录》言其友冯仲新‘在定风时,偶入市,买一海螺,归以咸水豢之:螺壳开,露其体,作半蟹形’;按即此物。夫人生天地间,一大寄居之局面耳;军兴以还,避地南徼,去乡万里,是第二等之寄居也;居人之屋而付以代价,是第三等之寄居也;居人之屋而不酬值,鸠占鹊巢而恬不自怪,是第四等之寄居而迹近寄生现象者也!余之寄生若隐士蟹者,事实也,名我斋曰‘铁螺山房’而又为之记者,自文之词也;知其非是,又从而为之词,是圣门所深疾者也。姑书此示运成兄,以博一粲,并聊以求余心之所安。”(此文原为手稿)

6.jpg

潘光旦及其在西南联大时创作的《铁螺山房诗草》

这是周广业教授提供的1948年12月葛敬中、胡咏絮全家珍贵的合影照:前排左起为周思萌、胡咏絮、周微、葛敬中、周世忠;后排左起为葛肖絮、葛守善、周念先、葛肖运、葛复明。

7.jpg

话题又说回来,接下来,周思萌及周广业两老还在云南农科院蚕桑蜜蜂研究所的热情安排和专人陪同下,到原蚕业新村公司的主要养蚕制种区13村参观了原新村公司的养蚕房、烤茧房、缫丝房、制种区、办公区、原国民大会堂遗址,以及现在的千亩桑园、近几年新建的位于千亩桑园之中的“蚕桑蜜蜂历史展陈馆”等。(审核人:钟宗)


2023年11月14日


作者简介:秦毅恒,男,1964年生,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白水人,大学本科学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高级实验师,云南省蒙自市作协会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作协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有诗歌作品荣获中共云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书香机关·书香支部”读书活动原创诗词三等奖和二等奖;有诗歌作品参加云南民族时报、云南民族网组织的面向全国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荣获三等奖;有诗歌作品荣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银奖。

中篇小说《落难野人山》,荣获“2023·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三等奖;中篇小说《热血颂》,荣获2023·第四届“中国青年作家杯”征文大赛二等奖。

长篇小说《垦沼知青》,荣获“2022·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二等奖,荣获2023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5周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