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蚕学会于1963年8月30日成立。当时,省农学会指派原农业厅草坝蚕种场工程师杨碧楼参加1963年3月在无锡召开的中国蚕学会成立大会。会议结束回昆汇报后经建议,在省农学会卜云龙理事长大力支持下,指定李友启、杨碧楼、杨镛进行筹备,于1963年8月30日在云南饭店召开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仅有正式会员23人。42年来,学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到2005年3月底止,共有新老会员408人(包括病故、调动等)。会员队伍发展近18倍,分布在全省各地市蚕区,进行蚕桑生产管理、指导咨询工作。42年来,学会在省科协、省农学会、中国蚕学会,挂靠单位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服务于党的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组织建设、科学研究、试验示范、调查研究、学术交流、基层培训;编印科技资料,定期出版刊物,普及科技知识。创办经济实体,积极开展科技兴蚕活动。为加速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促进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发育,在科技与经济建设之间架起“金桥”。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发挥了社团作用。42年来,学会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遇事和理事当面互递情报征求意见,把学会建成一个以理事为中心,基层会员为基础,能上能下贯通,充满生机和活力。学会贯彻实现“三自”(自主、自理、自养)的方针,基本上实现了自养,发挥了学会的作用,也增强了自我服务能力,取得了较大成绩。兹略介绍如下:
一、学会历届情况
云南省蚕学会理事历届情况:1963年8月30日在云南饭店召开成立大会,理事会由9人组成,推选李友启任理事长,杨碧楼、钟家显任副理事长,杨镛任秘书长。“文革”停止活动10多年,至1978年11月恢复活动。1979年2月27日至3月5日在陆良召开会员大会,由理事11人组成第二届理事会,推选和凤彩任理事长,杨碧楼、钟家显任副理事长,杨镛任秘书长。1982午12月18日至24日在昆明市体委召开代表大会,由理事15人组成第三届理事会,推选杨碧楼任理事长,董瑞芬、禹仲琏、钟献祥任副理事长,何廷昌任秘书长。1986年12月24日至27日,在昆明物资局召开代表大会,由理事15人组成第四届理事会,推选杨碧楼任理事长,樵体全、吴方格、禹仲琏、张兴国任副理事长,曹棋栋任秘书长。1991年1月16日至18日在昆明科技馆召开代表大会,由理事17人组成第五届理事会,推选杨碧楼任理事长,胡保明、樵体全、张兴国、蒋理成任副理事长,陆立本任秘书长。1995年3月26日至28日在昆明科技馆召开代表大会,由理事21人组成第六届理事会,推选杨碧楼任理事长,胡保明、付荣、韩家友、李明富任副理事长(胡保明为常务副理事长),王隆成任秘书长,丁善明、蒲国俊任副秘书长。2000年3月13日至15日在昆明莲花宾馆召开代表大会,由理事24人组成第七届理事会,推选杨碧楼任名誉理事长,胡保明任理事长,罗坤(常务副理事长)、韩家友、付荣任副理事长;丁善明任秘书长,蒲国俊任副秘书长。另外,保留一名副理事长,由陆良县产生。2005年月21日至23日在大理市经济开发区云岭大道祥和大酒店召开代表大会,由理事33人组成第八届理事会。推选丁善明为理事长、胡保明(常务副理事长)、浦国俊、金亚雄、傅荣、黄春光、钱体辉、孙彦为副理事长,陈松任秘书长,浦国俊兼任副秘书长。学会成立至2005年3月,先后召开年会、代表大会、理事扩大会33次,每次会议都有很大的收获。
二、开展学术咨询
坚持为科技进步、科技兴蚕、围绕经济建设和农业“三高”服务的基本宗旨,在科技与经济之间架起“金桥” ,开展学术活动。学会活动一向坚持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的方向,起到“纽带”、“助手”作用。多年来除组织会员参加省内农业学术、蚕学会召开年会交流提高外,还先后参加中国蚕学会在无锡、杭州、广州、成都、西安、合肥、沈阳、南京、烟台、青阳等地举行的10次年会。交流了科研成果、生产经验,提高了认识,收获很大。42年来,开展学术活动共计45次,共收到论文资料444篇,参加交流会议的1,667人。科技咨询活动共有43项次。向有关领导提供咨询、论证、献计献策等共有26次。105条供党政领导参考,作出了学会应有的贡献。
三、组织技术培训
学会一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充分发挥学会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广泛开展以科技兴蚕为指导思想,以“两高一优”为中心的基层培训。基层培训均依靠各地会员力量,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建会以来组织的技术培训、讲座、现场会等,据不完全统计参加人数共有269,476人次。对提高基层农科人员和蚕农的科技素质起了良好的作用。
四、 编发科普材料
科技刊物是开展科技兴蚕的重要组成部分。1966年会同红河州委宣传部编印《蓖麻蚕种繁育技术措施》、《蓖麻蚕饲养技术问题》两本小册子共印2000份。学
会恢复后编印《云南蚕学通讯》油印本不定期内部刊物9期,共印发1400份。为适应各地学科学、用科学的要求,从1979年复刊编印《云南蚕桑通讯》,每年四期,至2005年已出刊103期。从1982年起又编印《蚕桑生产科普资料》先后共编发出版教材和科技资料8种,总发行科技资料476,057份。对促进蚕桑发展,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互递科技信息,交流经验,以及加强会员间的联系,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接待日本专家
1973年中日恢复建交后,日本蚕丝学会会长吉武成美多次来华讲学,但未来过昆明。1987年秋吉应华南农大的邀请到广州,按日程安排由云南蚕学会接待。11月9日,7位会员到机场迎接,10日上午在科技馆召开学术座谈会,在昆部分会员19人参加听讲。对方介绍了新蚕品种的培育和世界蚕丝业的动向,使云南会员获得了新的科技信息。其先后来华讲学15次,接受中国派遣的进修生、研究生不少人次进行培训,对促进中日学术交流、增进中日友谊中起了积极作用。
六、加速科技成果推向社会
多年来,蚕学会在科技活动中紧密团结挂靠单位,协助蚕品种更新换代,提高了经济效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蚕学会协助蚕科所先后选育三对多丝量蚕品种,通过省级鉴定后,累计推广301,910张,纯收益853.6万元左右,为云南蚕丝品质提高,蚕农增收做出了贡献。
90年代以来,学会结合实际,针对当前全省新蚕区不断发展,老蚕区用新品种繁多的情况,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在蚕科所党政领导下,制种场给予大力支持,进行蚕品种筛选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已选育出多丝量春秋兼用新四元和为新蚕区夏秋专用抗逆性强的金桥1号和2号、“云蚕3×云蚕4”、“云蚕5×云蚕6”、“云蚕7×云蚕8”、“云夏1×云夏2”等优良品种,为科技架“金桥”,实现学会“自养”打下了物质基础。进一步为自主活动、自主发展、办活学会、开展有偿科技服务做出了新的贡献。
此外,还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贯彻执行清理整顿社会团体的通知和 登记管理条件,按规定上报,批复准予登记。按民政厅云民社字(1993)127号文件通知到省技术监督局办理领取社团统一代码证书,分配给学会社团的代码是51835933-3。(二)接“关于严格报刊出版秩序通知”后,填了报刊出版申请登记表,1993年7月18日,省新闻局批复给予“内部报刊准印证”。(三)1994年10月21日被省科协评为1993年度全省科协系统统计工作先进单位,获成绩优秀奖状。(四)完成省科协所属社团百科全书自然科学分编统计工作。(五)在云南省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扩大会和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修改,2005年3月23日通过了《云南省蚕学会章程》(见附录)。
七、历程回顾
1950年以来,全国蚕茧生产经过恢复、发展、停滞、再发展的曲折过程。1970年起,蚕茧稳步持续上升,当年产茧12万t,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1980年产茧达249,800t,超过历史1931年221,000t最高产量。80年代,又有较大增长。1991年产茧526,000t。1994年全国产茧682,868 t,比1993年增产27,516t。1994年全国发种26,207,000张,比上年增加1,612,000张。自1995年以来,全国蚕业生产出现较大幅度滑坡,全行业亏损。1999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农民弃桑毁桑面积达40%以上,丝绸工业亏损26亿元,外贸企业亏损35亿元。近几年蚕茧年产量保持850万担(425,000t)左右。2000年由于市场需求增加,全国蚕茧产量为910万担(455,000t),同比增长9.9%,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丝绸是全国出口的拳头产品,世界蚕丝业中心已转向中国,使中国更感到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从云南省蚕桑发展情况看,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坎坷道路。20世纪50年代初期仅产茧250t,到1959年产茧311t。1990年以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1993年桑园发展到13,333.3公顷,产茧3,953t。1994年桑园已发展到17,000公顷,产茧5,710t,比上年增长1,757t。1994年全省发蚕种226,000张,比上年增加61,000张。1994年下半年至1996年,全国茧丝绸行业走入低谷,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分别减少56%和40%。受大环境的影响,1996至1997年,云南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分别由29,333.3公顷、6,691t减少至25,333.3公顷。1998年至2000年,桑园有效面积保持在23,333.3公顷,鲜茧产量由7,371t增加到8,100t,增长9.9%。2000年鲜茧产量占全国份额的1.9%。据有关统计,到2000年,云南蚕桑种养规模在全国排第11位,在西部9个蚕桑省区排第5位。丝绸加工业也进一步发展。全省现有14户丝绸加工企业,拥有缫丝机46,520绪,丝织机750台,绢纺2,520锭,服装平缝机160台,年生丝加工能力1,200多t,绸缎年生产能力7,000多万米。出口创汇稳中有升,1995~2005年累计创汇约3,963万美元。全省蚕桑发展形势大好。
回顾过去走过了42年的发展历程,学会在团结蚕学界各方面力量,推动科技进步,为发展云南蚕业是作出历史贡献的。这与全体会员的努力,特别是老一辈的辛勤开拓分不开的,同时新一代蚕业科技工作者不断成长起来,相信今后一定能够继续办好学会工作。发扬民主办会的传统,以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把学会办得更活跃,不辜负全体会员的重托,做出新的贡献。
为落实云南省茧丝绸工作会议(2001年4月16日在昆召开)制定的《云南省茧丝绸产业发展纲要》发展目标 ((一)在“十五”期间计划新增桑园33,333.3公顷,到2005年,可望省有效桑园面积达53,333.3公顷,年产鲜茧4万t,生丝3000t;茧丝绸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农业产值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1亿元。“十五”计划将会突破。(二)2010年规划(2005年修改)桑园总面积发展高稳产桑园80,000公顷,年产鲜茧10万t,生丝1万t;茧丝出口创汇1亿美元,农业产值1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3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3.5亿元)。 实现这一目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搞好服务,兴办实体,走向市场,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学会的凝聚力。积极搞好研究和学术交流,为促进全省蚕业不断发展和蚕品种更新换代,努力实现“三高”,才能为云南蚕桑发展献计出力作贡献。
八、今后工作
第八届学会活动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新一届继续加强蚕品种筛选,积极引进、推广优良桑蚕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蚕桑生产的科技含量,为促进“三高”作贡献。
(二)克服困难,继续办好学会期刊。《云南蚕桑通讯》是云南唯一的蚕桑学术期刊,是广大会员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的园地,尽管印刷成本高,稿源不足情况下,要认真努力办好会刊的硬木质果树出版发行工作(《云南蚕桑通讯》从2004初第101期开始改版上网出版电子版),不断提高刊物质量,更好地为发展蚕桑科技进步服务。
(三)坚持学会的章程和宗旨,切实履行好学会的职责。使蚕学会真正成为蚕业工作者之家,认真团结和依靠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为会员服务,反映会员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为会员办实事;为会员的成长提供条件,切实提高学会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使学会健康发展。
(四)坚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学会工作。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群众工作和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工作必须准确定位,围绕云南蚕业的重大问题开展活动,只有抓住重点,才能得到各级部门及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才能发挥好学会的作用。
(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开拓新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本领,解决好学会改革和发展的问题,克服传统的办会观念,按照社会和行业需求开展活动
(六)坚持民主办会,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增添新鲜血液,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会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