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种业项目实施,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切实提升云南种业发展水平。2025年1月7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副处长严伟、省畜牧总站副站长夏海晶、红河州农业农村局科学技术和种业管理科尹家会等专家一行8人,到蚕蜂所开展种业项目实施指导服务。
座谈会上,蚕蜂所所长董占鹏研究员就蚕蜂所基本情况、历史沿革、人才队伍、团队建设、科技创新、科研成果及平台等工作进行了汇报,重点就家蚕、桑树、滇南中蜂、熊蜂、韭黄等种质资源及保种、制种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相关负责人就“云南省省级滇南中蜂遗传资源保种场”“云南省省级桑树种质资源圃”运行情况、资源保护及利用、资金到位落实、在蚕桑、蜜蜂领域所做工作、学科拓展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资金短缺、品种认定程序等困难进行了详细汇报。针对蚕蜂所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一是立足国家高原南繁种业育种制种基地布局,蚕蜂所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联合开展种业科技创新攻关,提高蚕、桑、蜂及特色果蔬种业科技水平;二是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种业项目建设;三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种业人才队伍;四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考核,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严伟强调,推进品种保护及开发利用对我省种业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种子种业的重要论述,科研谋划好“十五五”种业项目,为积极参与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国家高原南繁种业基地做好充分准备。滇南中蜂作为我国重要的蜜蜂品种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省级滇南中蜂保种场的建设要严格按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要求,健全完善设施设备,建强技术支撑力量,规范科学管理,为滇南中蜂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基础。他要求,蚕蜂所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联合各单位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点对点资金投入,为种业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座谈会后,专家组实地指导了滇南中蜂保种场、桑树种质资源圃、熊蜂育种实验室等建设,并结合实际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审核人:宗德琴)
现场指导
严伟作指导讲话
座谈交流